人生札记  醒世真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人生札记  醒世真言
      ------评孙万祥长篇纪实文学《记者》
 周思明
 


    西安作家孙万祥于虎年之初推出自己的新闻处女作——长篇纪实文学《记者》。我了解到,作者当过教师、宣传部新闻干事,后招考为《西安某报》驻站记者,曾采写近千篇新闻作品。长篇纪实文学《记者》是他记者经历的文学形象。因为我就在媒体工作,亦曾任过编辑部负责人,故而对记者这行当并不陌生。当记者,既有其风光、传奇的一面,也有辛苦奔波的酸楚,更有与社会黑恶势力、滥用公权力博弈、抗争的艰险。阅读这部《记者》,让我从个体的角度,再度体验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与艰辛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 披阅一部世界新闻史,一个叫彼得•阿内特的新西兰籍新闻记者值得一说:阿内特曾因报导萨达姆和本拉登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。被许多国人称为世界上最好的战地记者。这位“不合格的高中生”在成为一名世界上最为著名的战地记者、普利策奖得主之前的50年里,奔跑在全球硝烟弥漫的战场,从1960年越南战争、1991年海湾战争,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、阿富汗战争,有冲突的地方,就有他的身影;有战争的地方,就有阿内特的报道。他是惟一直播海湾战争的西方记者,独家采访萨达姆,遭到全国痛骂,游过湄公河,进入美联社,越战报道时触怒五角大楼。然后是罗伯特•卡帕,这个匈牙利人在西班牙战场拍摄了一个战士中弹将要倒下,这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作品以《西班牙战士》、《战场的殉难者》、《阵亡的一瞬间》等标题发表,立刻震动了当时的摄影界,成为战争摄影的不朽之作,也成为卡帕的传世之作。1954年,卡帕不顾亲友的劝阻,悄悄来到越南战场.他用照相机反映《越南的悲剧》(卡帕的最后一幅作品题名),不幸误踏地雷身亡,时年四十一岁。再有就是约瑟夫•普利策,一个犹太人。1883年,他以34.6万美元买下《纽约世界报》。他采用编辑写作制——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、整理、综合成稿件见报。这种写作规则,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。他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,文字要简洁和通俗,要花力气写好社论。普利策1911年去世。现在人们常纪念他的方式是普利策新闻奖(1912年设立),尤其是摄影奖,代表美国新闻摄影界的成就。闾丘露薇女士想必我们都很熟悉,她是凤凰卫视驻北京首席记者。1997年始在凤凰卫视担任记者、主持人至今。采访报道过多名世界政要和许多重大国际事件。2001年11月赴阿富汗战地采访,成为第一位进入阿富汗的华人女记者。2003年为进入伊拉克战地中国记者第一人。其专业的提问给国家领导人留下深刻印象,国家主席胡锦涛为其赠言:"事业要追求,安全要保证";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亦当面称赞"你很了不起,我佩服你"。她被誉为「凤凰精神,华人先锋」的「战地玫瑰」。还可以举出许多,篇幅所限,就此打住。
    都以为记者的人生是很风光的,也许。但大概很少人知道,记者在风光的背后,更有他人所不知道的尴尬与辛酸、苦涩与艰险。世界新闻学会在2010年度《世界新闻自由发展报告》中披露:去年全世界共有110名记者丧生,使2009年成为近十年来对记者最致命一年。记者遭袭身亡的案件很多是武装冲突的结果,但由于警方缺乏深入的调查,有些案件的动机至今仍不明确。而过去十年,总共有735名记者在世界各地身亡,这也让记者成为高危职业之一。本书作者曾是一名优秀教师,优秀公务员,最后通过招考从事他理想的职业——记者。从事记者工作以后,他如鱼得水,写了大量新闻,并将记者定为终身的职业。而媒体存在的不合理因素,加之权力腐败,导致舆论监督困难重重,作者本人隧遭“发配”;在遥远地方上班致其家庭破裂;因为做记者被人利用陷入“黑色恋情”;为采访债台高筑、经济拮据;因批评稿之事又遭黑社会绑架毒打,记者跪地向黑恶势力求饶,才免剜肉挖脚筋之灾,但五根肋骨均被打断;单位在处理此事时却偏袒凶手,个中“猫腻”,一言难尽。行凶者堂而皇之地当上青联主席,遂致作者对神圣的职业产生质疑。南下深圳打工,编书之际,又遇持刀歹徒抢劫,在竭力反抗中遭到殴打,身上仅有的现金手机等物被洗劫一空。一个在常人看去法力无边的“无冕之王”,在现实的阴霾裹胁下产生了思考,提出了疑问。
    通读《记者》,感觉是这部书很真实,真实得惨烈,真实得少有。因为,我所看到的关于新闻界的文学书籍本来不多,像这样的“秉笔直书”写法就更少。事非经历不知难。没有大风大浪中行船的经历,写不出彷徨痛苦的感受;没有在黑夜独走山野的经历,写不出恐怖无助的感觉。经历能带给作者和我们最真实的体验:从苦涩的童年与艰辛求学,到教书育人、进宣传部;从选择当记者,到采访写作所见到的奇闻怪事;从维护记者站的风波到写批评稿埋下祸端;从报社“地震”、记者被发配,到雨中采访相机被夺,以及记者工作的复杂艰辛、“温柔”的陷阱、同床异梦的婚姻、陈家山矿难、低三下四拉广告、写批评稿遭绑架毒打、无奈的离婚、坐着大奔去打工、遭遇持刀歹徒抢劫、浪迹武汉、“记不如妓”的慨叹、对媒体发展的感悟与新闻立法的呼唤,等等等等,都揉进了作者的泪血与思考、汗水与拼争。写这个题材,作者坦言“有点害怕”,因为记者职业人人皆知、但大多不很了解,属于特殊工种。加之作者自己就是记者,揭媒体之“黑”、记者之“黑”,怕影响自己的形象,怕同行憎恨。但思忖再三,时势使然,他还是写下这个题目。此前说过,记者乃“无冕之王”,不是官僚胜似官僚,不是富人胜似富人。但作者以亲身经历,颠覆了上述观点。他认为,记者是社会的观察者、船舰上的瞭望哨,有着酸甜苦辣多味生活,但更多是艰辛和危险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阅读长篇纪实文学《记者》,体味作者那种非同一般的痛苦悲壮人生经验,让我联想到远古汉代的司马迁。作为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,司马迁却以《诗经》为楷模,为自己制定写作原则:《诗》三百篇,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为也。此人皆意有所郁结,不得通其道也,故述往事,思来者,于是卒述陶唐以来,至于麟止,自黄帝始。司马迁继承了孟子的观点,按《诗》的原则去写历史,《史记》成了他的发愤之作。这样,《史记》就布满了浓郁的诗情,具有鲜明的文学性便不足为怪。同时,司马迁写《史记》还秉承《春秋》以来的史学传统。他说:“上明三王之道,下辩人事之纪,别嫌疑,明是非,定犹疑,善善恶恶,贤贤贱不肖,存亡国,继绝世,补敝起废,王道之大者也。”这样他又把“不虚美”,“不隐恶”的秉笔直书精神,带进史传文学,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写实传统。我以为,《记者》也有着这样的品性:“不虚美”,“不隐恶”、秉笔直书。正是因为作者有了那样非同一般的记者经历,以及他的勇气与胆识。才促成了这部书的付梓。本书的最后三章,所论虽然算不上新鲜之论,却也属作者的有感而发,尤其是关于新闻立法之呼吁,切中肯綮,值得重视。只是,如果将此三章以文学的语言化整为零糅进书中,或经概括后写入后记,阅读感觉当会自然流畅,不会产生“嵌入”的感觉。总体上看,《记者》是一部现实主义精神强烈、可读性很强的纪实文学文本,它所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和曲折生动的叙事魅力,呈现出了审美的、思想的多向度可能。我相信,读者诸君读过此书,一定会得出自己的评价与心得,并同作者一道,对我们社会的民主进程与新闻管理体制改革,做出一番更为深入的有价值的思考。
    某种意义上,一个时代只能由它自己的作家艺术家来担当书记员的使命。我的意思是,只能由存活在这个时代里的作家艺术家来记录它。虽然作家艺术家可以“上下五千年、纵横八万里”、“精骛八极,心游万仞”,但他们写在文本上的表现过去或未来的作品,难免会有偏离与穿越的危险。所以,任何叙事艺术就其本质而言皆是当代的,所谓“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”。一方面,作家总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人,他不可能超越其历史和时代局限去准确描绘和反映其他的时代;另一方面,一定时代的艺术,必然从属于它的时代而具有历史属性,所以艺术永远是“历史的艺术”。若按现实主义的理解,就是对特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再现。我以为,长篇纪实文学《记者》,就是当代新闻人写其独特之人生的一部“历史的文本”,它的价值、意义也存在于其中。读《记者》还让我联想到唐代诗人李白的那首《行路难》:金樽清酒斗十千,玉盘珍馐值万钱。停杯投箸不能食,拔剑四顾心茫然。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暗天。闲来垂钓坐溪上,忽复乘舟梦日边。行路难,行路难,多歧路,今安在。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……作者为

    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聘高级研究员、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、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、著名评论家、深圳报业集团调研员。《投资中国》2010年第4期和《宝鸡日报》2010年12月3日发。

 

孙万祥纪实文学《记者》出版

 

本报讯  从我市渭滨区成长起来的记者孙涛,新年之际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处女作——长篇纪实文学《记者》。该书由出版社公开出版,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书名。
    文学青年出身的孙涛早年曾在《长安》等报刊发表多篇文学作品,还被《当代青年》杂志报道过。他当过教师、宣传部新闻干事,后招考为《西安某报》驻站记者,曾采写了近千篇新闻作品。长篇纪实文学《记者》便是他几年记者生涯的经历和总结,既有初当记者采访写作的乐趣,也有辛苦奔波的酸楚,更有对社会丑恶现象的鞭挞和揭露。“路见不平一声吼”,为了正义甚至招致人身威胁,对此,他在篇尾几章,专门就新闻单位应该培养名记、呼唤新闻立法等发表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。深圳报业集团高级编辑、知名作家祁念曾在前序中说:“洋洋 20万言讲述了他四十年生命历程的苦辣酸甜,我被强烈地震撼和打动了!” (周勇军)《宝鸡日报》2010年2月13日

版权所有:宝鸡市渭滨区文化馆
地 址:宝鸡市公园路210号 邮 编:721006 联系电话:0917-3126001 3126069